English

振兴教育事业 实施科教兴国

1999-03-03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 我有话说

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后,在今年1月已经国务院批转,成为今后3-5年教育战线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施工蓝图。

一、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宏观背景

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曾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9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在党的十五大上对于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江泽民同志又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是对跨世纪时代特征的科学概括。据估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工业经济时代后期达到40%以上,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将达到80%以上,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最近,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迎接21世纪的基本国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比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已经成为关系现代化进程的全局性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和国际环境,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因此,全面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才资源,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为迎接下世纪知识经济挑战早作准备的战略举措。这就是《行动计划》制定的宏观背景。

二、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行动计划》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主线,以事关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重大工程为重点,兼顾当前和长远,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是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施工蓝图。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光辉论断,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指针,也是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根本指导思想。《行动计划》正是从“三个面向”的高度,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力求全方位地增强适应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我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决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最大任务,更应成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全面振兴教育事业必须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教育在兴国中的作用,这是《行动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号召:“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也是提高民族素质、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奠基工程;同时,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实施《行动计划》,必须抓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两个关键环节,从国情特点和现实供求关系出发,抓住解决若干牵动全局的重点问题,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我们要坚持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德育与智育、改革和发展、普及与提高、全局与局部、解决现实问题与面向未来等若干重大关系,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坚持“两基”重中之重,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课程体系、考试及评估体系,优化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000年,我国将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的目标,并将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2010年,全国95%以上人口所在的地区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城镇和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

下世纪初开始,我国基础教育将在实现普及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跨世纪园丁工程”,通过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革新,评价制度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

积极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初步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行动计划》强调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对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进行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包括再就业培训),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同时,要特别重视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深化农科教结合和各类教育统筹的综合改革,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毕业生或肄业生进行生产、致富实用技术的培训和创业教育,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我国要以现有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有信息资源,形成社会化、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学习机会。

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加强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实施《行动计划》,要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根据各地需求和经费、师资的可能,采取新的发展机制和模式,预计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体规模将比现在扩大150万人左右,今后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将接近15%,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培养和吸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还要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促进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作出更大贡献。在继续加快高校“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争取使若干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大力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整体实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能力。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建立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全面增强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行动计划》对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了规划和部署。今后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管理新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切实实施《高等教育法》,保证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同时,要继续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和就业制度改革以及教学改革,加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快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要转变观念,树立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重要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的观念,认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法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明显的增长,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国教育经费严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90年代以来连年下降。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因素。《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重要基础性和生产性的投资。还要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其他行业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

依法切实增加教育投入,是实施《行动计划》必要的物质保证,是科教兴国战略落在实处的重要标志。要依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在保证落实《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中央本级财政已经从1998年起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至2000年,将此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心。《行动计划》要求省级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也能有同样或更大的增加力度。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划出用于教育。加强对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继续实行对校办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成立中华教育发展基金会,从社会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善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一贯高度重视培养“四有”新人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对于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施《行动计划》,就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善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快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的步伐,同时,积极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要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大批有社会责任感的、敬业爱业的、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新的百年即将来临之际,我国教育事业正在进入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教育的振兴,关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下世纪前5年至前1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和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国教育系统的广大师生员工和教育工作者要把实施《行动计划》作为落实全教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振兴教育事业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同时,还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

面对21世纪,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扎实工作,不断创新,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共同开创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振兴和繁荣的新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